图/文 协会秘书处
曾几何时,在汽车及零部件行业使用塑料回收料是一个敏感而又讳莫如深的话题。因为回收料的性能与新料相比各项技术指标都会打折,对产品质量有明显影响。因此,主机厂对相关配套零部件企业有诸多的限制和要求,若有企业为了节省费用,降低成本,偷偷将回料混入新料中制造产品,被发现后将会受到重罚。但是,由于回收料(包括水口料、试机料、废品料和回收料等材料)掺入新料的比例不同,使用情况不一样,要查出企业是否使用了回收料,使用了多少比例和批次等非常困难。尽管主机厂有严厉的监管措施,可惜还是没有能完全杜绝这种行为。类似的做法在行业里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大部分企业或多或少都在做这个事。
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保护和碳中和及碳达峰的推动,全球都意识到了气候变暖,白色污染的危害,人类及其所处环境受到威胁。人们的意识发生了改变,一场变革由此开始。
2025年6月,欧盟理事会通过新版报废汽车法规,引入塑料再生利用强制性目标。尽管体实施细则尚未公布,但也对行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换句话说,原来是不准用,现在是必须用。如果我们没有跟上形势,未来我们用新料或未经认证的再生料生产的产品将被禁止进入欧盟诸国。面对严峻挑战,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推出了相关的对应措施。2025年8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5年第19号公告一次性发布9项再生塑料相关国家标准,将在2026年2月1日起实施。发布的标准涵盖再生塑料的质量标准、产品评价、成分鉴别、可回收再生设计、可追溯性与环境因素评估,为塑料闭环回收体系建设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撑,也为再生塑料的生产、使用等提供了更明确的规范。相关标准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归口单位为TC15(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一旦标准的覆盖率提高,这个体系得到完善,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将能够自如应对诸如欧盟等国家设置的贸易障碍。
2025年9月3日,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主办的《塑料 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等系列国家标准新闻发布会及宣贯会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正式举行,协会秘书长汪虹作为嘉宾受邀参加了会议,接受了媒体采访,并在会议上作了发言。他指出,塑料在汽车行业的回收和再生使用,看起来简单,做起来比较复杂。确切地说,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想象中简单地将废旧塑料回收、分类、打碎,造粒、再使用的过程。而是要经过科学的策划和设计,在确保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对材料的回收源,分类、处理、配比和最终进入产业链做一系列的工作。为了确保在材料的回收和处理,以及可追溯和满足环境要求,这个系统就需要一系列的标准来进行指导和约束,本次的相关标准发布和宣贯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行业的变革即将到来,希望行业内的同仁们正视这个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的窗口,认真学习、研读和贯彻这些标准,认真落实到产品制造的每一个环节,为产业顺利转型创造条件。为中国制造的产品能不受阻碍地造福全球而努力。